酒店管理:提升酒店品质有效地促进行业竞争力
酒店业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发展方式上的问题,行业中充斥着大量低质、低效、低能的供给产品,严重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满意度的提升。新常态下,中国饭店业需要通过供应侧改革,调整结构,提升品质来重塑竞争力。那具体有哪些实施步骤,一起跟策城软件来了解下:一、品质是酒店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核心能力是能给一家公司带来特色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技巧、能力以及知识组合,它具有独特和不易模仿的特点,因而往往能为顾客创造巨大的价值,给公司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酒店正面临着宏观环境、消费方式、技术条件、发展模式、产品属性、服务需求等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其冲击和震荡力度是中国现代酒店产生三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市场需要我们改变,行业发展的压力更迫使我们必须改变。
在急剧变化与震荡的客观形势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应该关注哪些环节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饭店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是:
1. 价值性,即这种能力首先能更好的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2. 稀缺性,即这种能力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拥有。
3. 不可替代性,即竞争对手无法通过其他能力来替代,它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难以模仿性,即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按照上述标准,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的饭店核心竞争力即是饭店所形成的整体品质。

品质而生成的酒店核心竞争力主要特征:
1. 在发展方式上,饭店能根据环境变化,敏锐地发现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内在规律,通过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产生强大的内生性发展动力,不断调整、完善、提档升级。
2. 在系统建设上,饭店高度重视产品和服务传递给顾客的过程与步骤的设计,重视机体功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机制、安全、效率、特色、舒适、效益等品质要素的建设,形成了高效、灵活、生动、有效、经济的服务供给体系。
3. 在产品价值塑造上,通过强烈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驱动,饭店产品注重体验内涵丰富程度,带给宾客一种细腻微妙的饭店生活情调,一段韵律悠长的难忘经历,一种摩挲内心般的体验感动,呈现出体现自身性格的美学趣味与格调成为产品设计与提供的目标,在饭店产品价值塑造过程中格调、品位、品质三者有机组合,构成宾客可体验价值最核心的内容。
二、提升品质是酒店供应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移动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时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消费者主权的背景下,“碎片化”的消费方式正在导致制造业时代许多行之有效的经济规律和企业运行规则被重新改写,时代呼唤新的商业模式,市场需要更具价值的消费产品和消费意义。
中国酒店业目前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均来源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低品质、高速度的发展方式,因此,酒店业供应侧改革的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整体提升全行业产品的品质。
酒店业供应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1. 市场需求是前提,但不能被有效满足的需求只是潜在需求,也是无效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有效地增强产品的市场对应性和需求满足性,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2. 供需结构的真正平衡是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我们必须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消减掉因较长时期以来低品质、高速度发展方式所形成的低质、低效、低能的产品供给,形成市场繁荣与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步推进。
3. 酒店产品品质是培养有效需求的关键,是构建行业整体供需结构平衡的基础。因此,在供应侧改革中,饭店业必须高度重视品质提升工程,以创新的精神,应对市场、适应市场、满足市场、培养市场。
作为酒店业供应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提升品质绝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问题,品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观念,是一种始终如一的追求。
所谓态度即是酒店组织建设“以客户为核心”的运作理念。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消费者主权的大时代下,消费信息越来越对称,价值链上的传统利益集团越来越难巩固自身的利益壁垒,传统的品牌霸权和零售霸权逐渐丧失发号施令的能力。

因而就酒店而言,产品品质绝不是饭店单方面实现的,真正的品质是依据顾客需求,发挥自身特色,在宾客消费与体验后的认同与满意中形成的。
所谓追求,即是酒店目标设定,是饭店自身价值规定和社会承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酒店产品物理功能的重视,面对急剧变化和以客户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特征,酒店业需要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在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肩负的使命和任务,从单纯的住宿设施定位向社会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转变,提升产品品质,为宾客创造美好体验。

品牌建设是中国酒店业从现在开始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历史赋予这一代饭店人神圣的使命。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以下几种弊端:
品牌vi设计化。以为设计一个名称,做一个符号,搞一个标准色彩即是完成了品牌建设。
品牌虚化。由于缺乏创新,逝去了产品与市场的对应关系,成熟品牌逐渐虚化,有名无实,名不副实。
品牌植入化。缺乏文化认同,市场契合的根基与保障,为品牌而品牌,以资本开路,以重金购入,盲目追求规模与排名,品牌成为风中浮萍,毫无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升品质的过程是酒店品牌塑造的过程,品质是酒店产品与顾客需求间的一种有效关系,而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条件下的酒店由于市场需求、消费特征、自身条件等存在差别,品质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在规定性,赋予了酒店品牌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店品牌识别标准。在中国酒店转型升级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关注不同酒店不同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酒店产品品质,推动中国酒店品牌塑造工程。
> 上一篇:掌握这几条小技巧,酒店人轻松应对差评!
> 下一篇:餐饮收银软件是促进餐饮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